查看原文
其他

对话 | 我的燕园故事(下)

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0-08-18

  全文共4275字,阅读约需14分钟


编者按


每年夏末,都会有近四千名高中生从祖国各地奔赴燕园,开始一场以“北大人”为标签的旅行。北大提倡个性,尊重选择,致力于为每名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——除了学到知识,更要成为“自己”。我们邀请了几名来自不同院系、成长路径各异的“北大人”,他们齐聚一堂,与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的吕帆老师对话交流,讲述他们的燕园故事。让我们一起从他们的个人经历中,看一看北大的本科教育特色究竟是什么。


对谈人介绍:



吕帆,艺术学博士。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电视台副台长,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,北京大学学生朗诵与主持艺术团指导教师。为央视《朗读者》、优酷《博物派》撰稿。曾获国家艺术基金、中国电视剧飞天奖、中国电视星光奖、全国高校出版社图书奖一等奖、北京大学青年岗位标兵等奖项。




01

安君傲


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本科生

燕京学堂2018级研究生

墨西哥籍留学生

北大拉丁美洲学生会会长


你已经在北大生活六年了,现在是中国朋友多还是外国朋友多呢?

现在是中国朋友多。不过一开始外国朋友更多一些,因为我们都刚刚来到中国上学,彼此之间交流比较方便自然。现在因为参加了很多不同的社团,比如拉丁美洲学生会,我以前也担任过会长,所以现在中国朋友会更多一些。很多人都以为拉丁美洲学生会里面只有拉丁美洲学生在,但是并不是这样。很多中国同学也跟我们一起主办活动,参加别的活动。不仅是我们学会,还有很多别的学会、社团也都是这样。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和经历,在课堂上跟中国同学交流变得越来越自然,越来越方便,友谊也就是这样形成的,非常有意思。


在这过程中,也会很自然地培养一种国际化的视野。比如说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中国朋友,我们以前是本科同学,他现在在美国读研,现在我们还经常联系。他最近跟我说要去墨西哥旅游,然后我就跟他说,我还在中国,你去墨西哥我也见不到你,你干嘛去墨西哥。他就跟我说自己在美国已经有新的墨西哥朋友了。因为和我做了四年的朋友,所以和墨西哥人交流完全没有障碍。

 

对于本国学生来说,北大的国际化可能意味着各种留学、交换的机会,那作为一名留学生同学在燕京学堂读研究生,你认为北大的国际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?

我觉得北大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出国留学,北大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窗口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国际化就在你身边。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跟你一起上课,一起参加活动。我们在北大,在课堂上,从一个学术的角度去学习世界,同时在课外、在人际关系上,可以继续了解世界。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,这也是我在北大读书特别大的收获。我根本不需要去别的国家了解世界,我在这里已经有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,通过和他们的交流,我就已经了解了世界。我本来到中国就是老外,我结交了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,他们教了我许多他们国家的事情,所以我觉得我现在是比老外还老外的一个人。

 

为什么想要先留在中国工作、做国际战略方面的工作呢?

我想国际战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,我以前学到的东西都会在实践中有所表现。你想了解世界,就得了解中国。我在学习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缺乏对中国深刻的的认识。我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比老外还老外,但现在在燕京学堂学习中国的考古和历史,就是希望我以后能比中国人还中国人。


02

郭佳明


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

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队员


北大精神,永在巅峰,当时为什么要加入这么“虐”的社团?

我加入山鹰社是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。刚来北大时,我还是比较迷茫的,第一个学期参加了很多活动之后,在第二个学期的“百团大战”中路过了山鹰社的摊位,看见了山鹰社的展板上面是一个一片白茫茫的雪山,上面有几个正在攀登的山鹰社的社员,我就被这个场景给震撼到了,也希望能够成为小黑点,希望能够实现攀登雪山的这样一种梦想。登山训练比较苦,很多人都会吐。虽然训练中我一次也没吐过,但是登山这项运动确实非常累。不过有趣的是这种痛苦并不会把你击倒,你可以一直保持这样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一直走下去,保持难受的状态,却能一直前行,不会倒下。

 

如何理解当时带队陈俊伟老师在攀登珠峰时所说的“雪线之下无风景,路程之上皆兄弟”?

我觉得这句话的重点应该在后半句,后半句着重点在“兄弟”这两个词上。因为我们在登雪山过程中,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去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雪山,这就非常考验我们整个团队的凝聚力。在一个登山队当中,我们彼此就是兄弟的关系。雪山攀登具有一定的风险性,这些兄弟是可以值得信赖的,你既可以把自己的雪山攀登梦想托付给你的队友,也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托付给队友。所以说我觉得“兄弟”这个词是这句话的核心。

 

一个真朋友是一见如故,这种同学情很难从常规课堂上获得。所以你认为,在北大加入社团最大的意义是什么?

我觉得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,一个是家的意义,另外一个是课堂的意义。我先说一下家的意义。从高中出来到大学,绝大部分同学都迫切需要一种归属感。这种归属感可能来源于自己的同学,来源于刚才所说的兄弟,来源于亲密无间的挚友——而我觉得社团恰恰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,让你能够因兴趣和社团里面这群人走到一起,从而形成一种彼此间类似于“家人”的感情。


第二个我想说的意义是课堂。我觉得社团其实是我们在北大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之外的、另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和成长的地方。在这里你不光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,沟通交流你还可以在攀登的雪山过程中去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,也可以在社团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。这些大多是你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。恰好大学社团可以起到这样的弥补作用,成为我们每个学生的第二课堂。其实山鹰社不光是教过你怎么攀登雪山,同时还教你怎么样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 

经过了四年的社团经历,你觉得北大的社团带给你的,你觉得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是什么?

以山鹰社来说,我概括成三个词,第一个是靠谱,第二个是利他,第三个是开拓。第一个词叫靠谱,这是这项运动的性质决定的。如果大家能够有机会来到山鹰社,一定会发现这是我们山鹰社成员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。为什么?道理很简单。假如你在攀登雪山的过程中,你的队友是不靠谱的人,而这个时候你把你自己的后背,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队友,显然是一件非常作死的事情。同时,“靠谱”这个词我认为也是社团、学习、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汇,你需要承担得起责任,你需要得到大家的信赖。


第二个词是利他。我们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,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。而我们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辉煌的地步,其实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。大家愿意放弃自己个人小的利益,去无私奉献给一代又一代的山鹰人。小鹰先成长为老鹰,然后老鹰又会肩负起社团发展和带新人的职能。就这样,一代一代地,我们不断的有小鹰成长为老鹰,逐渐造就如今的山鹰社。


第三点,我想说的是开拓。登雪山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探险,不断去挑战自我的过程。在这里需要勇敢的品质,需要坚定的意志和信念。而这些信念和优秀的品质,正是支撑着我们不断开拓,攀登不一样的雪山、攀登更高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也使我们有机会能够攀登到雪山之上,看到雪山之上的风景。


03

付紫璇


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经济方向2015级本科生

罗德学者


你读了四年经济学本科,以后想从事新闻传媒,之后又要去读政治哲学。为什么会规划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呢?

我大概刚上高中时就想做新闻,但那个时候我觉得新闻是一个偏应用类的学科,技术性很强,而这种技术性是我在未来工作的时候可以习得的。所以我更希望本科四年让自己积淀更厚一点,让自己的思维更多元,让自己思想更有深度。所以我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了北大,选择了元培,选择了经济学和国际政治这样两个学科。

 

跨学科听起来很简单,实际上难度还是很大的,你的经历是怎样的呢?

我在北大经历了一个不断尝试、不断试错的过程。我刚来北大、刚来元培时是18岁,让一个18岁的孩子去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划,不是特别现实。但是因为我有元培这个平台,我可以自主选课,不断地去做很多的尝试。比如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经济学是什么。有同学跟我说,老师说的经济学是“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”,但我是真的没听懂。后来终于有一个人说了一句我听得懂的——他说学了经济学以后,如果有一天你失业了,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失业。我觉得这个有意思,就学经济学了。


选择经济学之后,在过去四年的探索和内心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经济学、国际政治感兴趣,而且这两个学科也是适合我的。此外,就像我刚才说的,我最想做的是新闻传播,所以在北大的四年,除了具体的选课,我还在实践中确认我是否真的感兴趣。大一下的时候我加入了北大电视台、北大青年报社等等,在具体采访写稿等实践中发现,我确实喜欢。大家都说北大跨学科,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课堂内的跨学科,还有在实践中、在社团中的跨学科。

 

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人,除元培之外,以你的经验,能不能介绍一下在北大有哪些跨学科的机制?

除了元培,还有很多的机制。首先,我们可以自由选课,在选课平台上,每个同学都可以选择一些大类平台课程和核心的通识课。除此之外,如果选课不能满足需求,还可以像我一样选择双学位。我自己是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国际政治的双学位。除了双学位,还有辅修。在此基础上,还有北大现有的二次招生,在大一下或者大二的时候选拔一些同学进入到一些跨学科的实验班,据我了解现在有“思想与社会”、“政治、法律与社会”项目等等。最后一个方式就是转专业。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北大的学部内的自由转专业,现在跨学科的转专业也都是有可能的。


我觉得在北大,想让自己拥有跨学科背景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。这种跨学科的背景让我多了一种思维方式,多了一种看世界的维度。我自己本身是学经济学的,经济学讲究什么?讲的是效率,讲究的是理性。但我在具体做新闻的一些选题时,面对许多感性的选题,我发现我可以不自觉地去带入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理性思维,然后就把它和国际关系——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整合在一起,运用于实践。我认识了很多之前的罗德学者,我发现其实每个罗德学者不仅仅在自己的领域有所突破,更多的是涉及其他领域,然后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。我之所以能获得罗德奖学金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罗德奖学金很看重一个人的公共意识,这种公共意识又恰恰是北大所带给我的,我希望我的存在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。


北大给了我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,让我们成为复合型人才,让我们有了交叉学科的背景,为的就是让我们在未来可以站得更高、看得更远,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。


庆华诞 | 北大祝福:赤诚铭刻七十载,奋勇踏上新征程


北大开放日演讲 | 王维民: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


北大开放日演讲 | 张海霞、吕帆:来北大成为更好的自己


北大演讲 | 张影: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经济


对话 | 我的燕园故事(上)

相关阅读


编辑:王睿临审校:黄洪翔 王炳寒 陈天琪美编:赖雯燕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